第04版:言论

未成年人无知“精日”, 提示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未成年人做出了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缺失。看来,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避免青少年因“无知”而做错事,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据浙江省丽水市公安局莲都区分局10月6日通报称,10月6日,该局接群众举报,有两名男子骑车时头戴黑色面罩和日本军帽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经查,该两名男子系初中在校学生,出于好奇,网购了上述道具并戴在头上骑车回家。经批评教育,涉事人员均已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主动写下检讨书。警方也已责令其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教育。

近年来,总有个别人置民族感情、国耻家仇而不顾,出于好奇或猎奇,穿日本军服,挥舞日本军刀拍照等“闹剧”时有发生,甚至在一些著名的抗日景点,数年前还有出租日本军服、军刀、武士服等牟利的。但这些行为,都已违背了道德良知甚至触碰了法律底线。拿民族感情戏耍,往国人伤口撒盐的卑劣行为,本质上就有违宪法精神。《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维护祖国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为公民,每个人都必须遵守法律,时刻牢记什么是善恶,什么能做而什么绝不可以做,绝不能拿民族感情和伤痕开玩笑。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群无知的“精日”队伍中,竟也偶有未成年人的身影。丽水这两名未成年人是在校初中生,可他俩骑车时“头戴黑色面罩和日本军帽”就很值得反思。未成年人做出了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一定程度上暴露了我们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缺失。看来,培养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避免青少年因“无知”而做错事,尚需付出更大努力。

客观地讲,在中小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肯定会涉及日本军国主义给中国和亚洲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的巨大灾难。然而,这些教育是否流于形式?是否在实施过程中仅是敷衍了事?需要做出深刻反思。牢记国耻,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立自强的重要基础。而牢记国耻并非是仇恨教育,而是更好地面向未来。

也许,丽水两名中学生的行为属于“无心”之举,却恰恰暴露出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出现了一定问题。可见,对未成年人无知“精日”当引起警觉,对此的教育和引导必须加强。尤其是网络环境下,更要提防有人将无知当个性,使历史观迷失。对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思想教育,让孩子们的历史观重回正确轨道。

2021-10-13 刘天放 4 4 新闻周刊 content_6294.html 1 3 未成年人无知“精日”, 提示当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con/202110/13/content_6294.html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