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了小学,爸妈通常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能力和成绩,对孩子的心理建设却关心较少。有些善于表达的孩子,能与爸妈建立起很好的亲子关系,很容易习得一种化解烦恼的能力;有些从小没有建立起足够安全感的孩子,对外在缺乏信任,时常处于防御模式,就容易缺乏自信和情绪化。
案例1:我想换个温柔的爸爸
画者信息:9岁,三年级男孩,双胞胎哥哥。胎儿期受挤压,双脚内扣,出生第三天做了全麻跟腱手术。每天晚上穿矫正鞋,穿到四岁半。幼儿期,头朝下摔倒着地,有轻微脑震荡。
画面内容:
画者说:“爸爸辅导我功课,我经常发火。我一发火,就更不想写作业了。爸爸生气,我更生气。我就用嘴里哈出的臭气熏爸爸。一个学期,我嘴巴上火都没有好过,都是爸爸气的。我希望用999999万元买一个温柔的爸爸。通过绘画,爸爸认真地看着我好长时间,我知道爸爸已经懂我了。以后,我也会提醒自己学习更专注,配合爸爸的辛勤辅导。”
解读:
“墙体”用紫色的、大的方框画成,线条直率、随性,看得出画者是一个非常感性且简单的孩子。从笔压上看,画者淤积了一定的负面情绪。但从画面的整体表现看,画者用了很多量化的元素,这既是自己情绪压抑的投射,同时也能看出自己赋能的和解方式。
画出类似画面的孩子,通常对困难有种先天的条件反射:不舒服。容易退缩和被带入情绪里面,常有畏难情绪。遇到学习阻力,常表现出“罢工”,一意孤行,听不进他人的话。同时,值得看见的是,画面虽表达的是情绪,但从表现形式上看,画者有着超强的意志力和耐性。
孩子刚刚出生就做全麻手术,加上脑震荡,脑神经发育一定会受到影响。这在后天学习过程中,尤其是高强度的学业压力会导致应激反应。但从画的表现力上看,孩子的表达力也超级强。尤其是自己“破墙”后的“全息生机绿”,更是彰显出画者在适合的成长环境下自如成长的动力。未来可期!
案例2:我要撕作业!!!
画者信息:9岁,三年级男孩,双胞胎弟弟。从小各方面特别自律、细腻,目标感很强,是一个让大人特别省心的孩子。
画面内容:
画者说:“每天放了学,吃好晚饭就开始写作业,一直写到十点多。尽管我表现得很淡定、从容,但内心却很焦躁,头都要炸了,心也在滴血。我真希望没有作业,就想开开心心地踢踢球,好好放松放松。通过绘画,我感觉很爽,卸掉了很多不敢说的压力。后来我发现,我画的自己和火气居然是蓝色的,我还是比较冷静的。通过绘画,我得到了放松,调整以后还是要面对日常的学业。”
解读:
“墙体”用凌乱的线条缠绕,表现画者在涂鸦的过程中淤积的情绪得到宣泄。对画者来讲,这个绘画的过程和方式很有意义。墙体看上去虽然凌乱,但却向心。画者看上去情绪很大,甚至撕作业用了三个叹号,心也在滴血,但只是表达抗压的情绪。即使放掉功课,出去踢足球,也没有画出笑脸,说明画者并不是真心接受放任的状态。画者心智、情志发展超越同龄孩子很多。
通过绘画可以看到,画者对困境有直接的感知力和识别意识,能主动应对困境,主动调适自己。有情绪表现,但更多的是自我接纳和自我修复。内在驱动力和目标感也很强。
画者是一个各方面发展很均衡的质优孩子,天生有着超强的自律、好强意识,不但能觉察问题,还有复盘的意识和行动力。画上,每一个笔触都是画者的用心表达,尤其是“破墙”后右上角形如一个logo的标志,更是彰显出大将风范的霸气。相信画者随着年龄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会更加出彩。未来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