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接受高等教育一样,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同样是有志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生同样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近日,沪上有名的中职校——中华职业学校举行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做最好的自己”颁奖礼活动,表彰一批在学科与技能学习、道德与品格中表现优秀的学生。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红地毯仪式,获得奖学金的同学走上红地毯。个个神采飞扬、朝气蓬勃,充满仪式感的表彰让他们自信地享受那一刻的荣誉。同学们看到自己的小伙伴走上红地毯那股兴奋和自豪劲儿,刹那间,也一扫以往在同龄人面前自愧不如的“低调”,对自己未来的美好期望油然而生。
中华职业学校的奖学金颁奖礼始自2012年,至今已经举办10年了。这一“红地毯仪式”饱含着学校对未来高水平工匠的期待与用心。中华职校校长黄玉璟表示,多年来,学校一直倡导“欣赏教育”,即激励每一位学生求上进,赏识每一位学生的才华,期待每一位学生自强自立,获得成功。
诚哉斯言。无论是高中生、大学生还是中职生、高职生,每一个青少年学生都应该有自己激荡的青春,都应该在各自的求学、求知、求能和最终成长成才的人生轨迹中弹奏出华彩的乐章。中职生较之于高中生,高职生较之于本科生,在文化科目的知识学习或专业学习的理论深度上也许一时还有一些欠缺,但中职生从让他们学得一技之长乃至数技之长的学校毕业后,或当上技术过硬的新一代工匠,或成为技艺高超的工艺设计师,或在万米高空的民航客机上担任空乘,或成为管理酒店宾馆的优秀员工,这样的职业选择、这样的人生奋斗轨迹,不是同样闪烁出光彩与荣耀吗?
长期以来,社会上总有些人对职校学生抱有偏见,认为他们是“学习不太努力的孩子”。如今是到了彻底“颠覆”这一刻板印象的时候了。其实,从古到今,一个人的成才之途都是“条条道路通罗马”的。中职生也许在某个人生阶段还不一定太亮眼,但这些孩子只要咬定青山不放松地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完全可以为自己的人生开创出一片大有作为、大有前途的天地。
和接受高等教育一样,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同样是有志青少年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生同样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尤其是“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不可或缺的生力军。
当前与未来,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步伐不断加快,更亟需“大国工匠”的辛勤和智慧。实践证明,技能型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是先进制造业竞争的最重要因素。
社会各界、包括中职生的父母们,应该像中华职业学校那样,多多地给中职生鼓劲,为中职生加油,为中职生的成长成才创造更良好的环境,帮助中职生在未来能够有一个宽广的发展空间和幸福的职业生涯。
写到此,不禁想到,我们上海早就为中职生的成长成才打通了“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还建立起了高职生“专升本”的通道。如今,每年都有一大批中职生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升入高职院校,其中还有一些中职生通过“专升本”继续深造。因此读中职校,并不意味着是学历教育的终点。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之后,教育部、人社部等相继出台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大发展的一系列利好政策与规定,其中包括:至2025年,职业本科生的比例要占高职生的10%;高职生同样可参加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招聘;职业本科学历与普通本科学历一视同仁;高职本科生可攻读专业硕士学位,成为职业教育的高端人才;等等。
中华职业学校让表现优秀的学生走红地毯,其意义在于让这些孩子昂首信步地展现出属于新时代青年人的青春风貌,激励他们找到自身的闪光点、认识到自身的价值,激发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职生这一年龄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教会学生做人、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树立理想,可能比学会一门技能更重要。有自信、能自强的中职生,才更有发展的后劲,才能成长为适应未来社会飞速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成长为新时代的大工匠。
相信经过几年的专业学习与实践历练,走出校门后的中职生们在一线工作岗位上,通过自己的劳动和智慧、辛勤与付出,一定能发挥出创造社会财富的作用,展示自己的人生价值,实现自己的美好梦想,赢得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