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要有向往,我不能想象那种没有向往的人生。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舞蹈梦想,也没有停止过对梦的追逐……昨天、今天和明天。”她,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以一位“园丁”的身份在育苗的土地上无私地奉献着、耕耘着、收获着;她,带着这样一种执著的追求,以一位“舞者”的身份在艺术创作的舞台上翩翩起舞,绽放着耀眼的光芒;她,为舞蹈而生、为梦想而生、为教育而生!她就是上海市特级教师胡蕴琪。
读了胡蕴琪所著的《舞蹈追梦》后,我对这样一位有理想、有抱负、有恒心、有才华的女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在胡蕴琪的教学生涯中始终践行着“把纯真的爱献给每一个孩子”的诺言,正如她的座右铭所说的那样:“孩子是我生活的中心,舞蹈是我生命的支柱,更是我艺术创作中永远做不完的梦。”在任何时候,她总能不遗余力地投入到工作中,对于从各地涌来的求学者,她也总是来者不拒、平等对待。书中,胡蕴琪对舞蹈的钟情、对教学事业的热爱无时无刻不在字里行间流淌,她对艺术创作到了近乎“痴”的地步。我们都知道数学家陈景润因思考题目太过投入而撞电线杆的故事,胡蕴琪就像是艺术界的“陈景润”,她曾因为思考舞蹈创作的细节而差点丢了工资、丢了自己的儿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在生活中“忘性”很大的人,却对艺术创作一丝不苟,从不会轻易忘却任何一个细节。在她的字典中似乎没有难题、没有瓶颈,殊不知,她是将青春献给了艺术创作,怀揣着梦想的她似乎从来没有过不去的坎。
看着胡蕴琪的教学生涯,我不禁想到了自己。那时候我大学刚毕业,对工作充满了热情,每天都思考着如何创新课堂形式,如何让学生们学有所获。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热情被日复一日的工作一点点吞噬,偶尔也会出现懈怠的情绪……步入中年后的我,有教学经验,却没有了初入职场时的那份激情和动力。“有梦想的人生才能给自己带来惊喜,有梦想的人生才能绽放精彩,有梦想的人生才是最充实的。”阅读《舞蹈追梦》时,我不断被胡蕴琪的话语冲击着、鼓舞着、感动着,也反思着自己的教学生涯。
一本好书最难能可贵的地方就是能够让读者在细读文字时感受到心灵的契合,看着胡蕴琪所讲述的舞蹈教育工作,我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古典吉他社团教学工作。2011年10月,我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华东师大宝山实验学校第一支古典吉他社团,最初成立时只有6个学生报名,我呢,也是个半路出家的古典吉他教师,但我并不畏难,始终对教学充满热情。虽然我学习古典吉他的时间不长,但我相信凭借着自己在大学里所学的音乐知识,已足够教好这些孩子了。那时候,我一边练习着古典吉他,一边想方设法地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孩子们容易听懂的语言,经过一个学期的练习,他们在学校的六一儿童节庆祝会上崭露头角。之后,我的古典吉他社团规模越来越大,由6人发展至几十人,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参加了区级、市级的各类比赛,获得的成绩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孩子们的成长也促使着我成长,正如胡蕴琪所言,教师的各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被孩子们的童趣所激发的。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从无到有的社团,我的生活又多了一份向往。
有人说,人生若没有梦想,年轻亦是苍老;有人说,人生若没有梦想,和咸鱼没有分别;更有人说,人生若没有梦想,无异于死亡。是啊,拥有梦想,会让我们的生命拥有更多的希望和色彩,也会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人生旅途。一起勇敢追梦吧,只有这样,我们的人生才能变得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