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阅读

把日子过成 自己喜欢的样子

《陪花再坐一会儿》 作者:周华诚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月

老话说,人不可貌相。在走近周华诚之前,你断然不会料到,这样一个高大阳光、笑颜迎风、辫发飞扬的“艺术工作者”,会是“父亲的水稻田”的创始人,可以随时撸袖绾裤,插秧种稻,把乡人原本熟视无睹的一方田地侍弄得风生水起;你也断然不会料到,稻田、山野、乡村,都会成为他创作的不尽素材、灵感的不竭之源。

老话又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走进周华诚的文字,细嗅“草木滋味”,慢品“江南三书”……你定然会不再惊异于这个曾经风一样“旋”出故乡的男子,缘何会在天堂般的杭州城,日日打卡西湖,复又“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陀螺般“旋”回浙西常山,“旋”回这一方也曾迷惘、也曾失望的少年时代的故乡,把一颗风尘仆仆的心,轻轻地、悠悠地、稳稳地放下,种种田,喝喝茶,翻翻书,宠辱皆忘,“陪花再坐一会儿”,把每一寸光阴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作家刘醒龙曾强调,文学一定要回到第一现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散文集《陪花再坐一会儿》无疑是周华诚从故乡常山——这个生活的第一现场呈现给万千读者的“纪实报道”。只是这“报道”在客观、真实、准确之中融进了真诚、挚爱与深情,渗透着汗水、辛劳与智慧,且看“落花”“山色”“会饮”“上座”四辑作品,尽皆围绕自然草木、清流碧野、地方美食、民俗风情及文化艺术等方面,以诗意的、典雅的语言来捕捉、定格寻常事物的闪光时刻,孜孜探寻故乡天地间无处不在、四时皆具的美,其间虽有无奈与困惑,虽有疲累与焦灼,但无论是静寂空灵的山野,还是红蜻蜓飞舞的稻田,尤其是内心里的每一个角落,都铺满着、流溢着充足的温暖的熨帖的万丈阳光,都涌动着、弥散着缥缈的恬谧的清新的草木芬芳,还有什么“解不开的小疙瘩”呢?怕是在梦中也会笑醒吧。

散文写作向来是指向内心的。一花一叶,一缕风一丝雨,一只飞鸟一片白云,一抔故园土一捧家乡水……或惹人情思,或让人感怀,或使人念想,或令人振奋……“周华诚笔下的这片风土,能够自己生动,自己美得摇曳,让我对浙西南的常山生出了莫大的敬意,以及比敬意更多的好奇来。这样,我就有了一种冲动,想到常山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寻一寻作者写过的那些人,以及那些山水、村落、花草与美食。”作家向阳算是说出了我等笨嘴拙舌者的心里话。就好比,若你哪天想去江苏高邮尝尝那“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的咸鸭蛋,可以料想是受到了作家汪曾祺的“诱惑”;而当某一天,你欲揣着一颗朝圣般的心去感受、体验、寻觅瓦尔登湖的真正迷人之处,谁又敢说不是亨利·戴维·梭罗点燃了你隐秘的渴望?

如果你对《山中月令》中的“火把坞”心生向往,想与种桃人老林干一杯他自酿的猕猴桃酒;如果你想亲睹《人生果实》中那棵胡柚林中的“祖宗树”的风采,在胡柚花开、百里香雪中,见证退休教师老徐对土地与树木的那一份敬重与呵护;如果你想领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山喝彩歌谣”的无限魅力(见《为大地喝彩》),感受那古老、祥和、恢宏又精彩的仪式……那么,去找周华诚好了,他会亲自煮酒烹茶,并派萤火虫来给你带路……

2022-01-19 刘敬 4 4 新闻周刊 content_7449.html 1 3 把日子过成 自己喜欢的样子 ../con/202201/19/content_7449.html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