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wzkA06版:阅读

杏坛大树,枝叶长青

——读《红烛于漪》有感

偶然从董少校的微信朋友圈看到,他撰写的于漪传记《红烛于漪》在网上预售,既惊讶又兴奋。我因为工作关系认识他,知道他在做记者时采写过十几篇与于漪相关的稿件,没想到他进入高校工作一年,竟然不声不响地写出一本厚厚的传记。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于漪教育思想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上获赠《红烛于漪》,我喜出望外。看到大红的封面上于漪朴实、亲切的笑容,我不由回想起与她交往的点点滴滴。

2015年3月15日,我有幸进入于漪语文德育实训基地学习。三年间,每两周一次的集体学习,于漪几乎从不缺席,即使身体欠佳,也坚持到最后。于漪总是教导大家向前看,把自己朴素而坚定的信念种植在学员心里。作为实训基地的一员,我特别想了解她的生平经历,了解于漪教育思想形成的概貌和发展脉络。《红烛于漪》无疑满足了我的愿望。

读至后记我了解到,这部20多万字的作品,作者只用了不到4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稿。我相信他的笔头功夫和敏锐才思,但人物传记的写作不同于其他文学作品的创作,仅靠笔头快恐怕是远远不够的。为人立传首先需要知其人,且知之要全、知之要细、知之要深;第二要“爱”其人,只有对传主饱含情感,才能写出有温度的传记作品。可贵的是,作者同时具备了这两点。我相信,对于漪的敬仰和热爱更是作者写作时不竭的动力。

《红烛于漪》愈读愈真,真在作者饱蘸情感,像工笔画一样细致勾勒人民教育家于漪的“真”形象,全景式呈现于漪的一生。第一章“心底埋下‘一切为民族’的种子”,用大量细节呈现于漪的成长经历;第二章“不知语文教学‘门’在哪里”,写于漪初登教坛,用30个小时写一篇教案,把课堂上要讲的每一句话背下来,以常人不可想象的苦功夫磨练自己,最终成为一代名师。诞生于旧社会,成长于战乱中,于漪虽历经时代的磨难和病痛的折磨,但“一切为民族”的信念始终未改。淡泊名利,不求回报,孜孜矻矻,无怨无悔。一个真实的于漪形象呼之欲出。

《红烛于漪》愈读愈亲,亲在每个读者都能从于漪身上看到智慧、博爱的人师和慈母形象。于漪始终把人放在教育的首要位置,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红烛于漪》用两章的篇幅讲于漪“目中有人”。第七章“师爱超越亲子之爱”,记叙于漪和学生之间感人的故事,如把调皮捣蛋甚至沾染偷窃恶习的学生带回家,谆谆教导;自己节衣缩食,为患肺结核的学生购买高价的特效药;退休以后仍坚持通过慈善基金会资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学业。第八章“珍爱学生,因材施教”,展示了于漪“目中有人”的教育智慧。周杰伦的歌让学生着迷,于漪把他的歌买回来听,分析出歌词中的古典意象,这样一来,就有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作者总结道:爱,贯穿于漪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因为爱,她对业务精益求精,不断完善自己。做学生,能遇到这样的老师何其幸运!

《红烛于漪》愈读愈得,得在于漪“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所立下的榜样,得在于漪一辈子耕耘在语文教学田野上所作的示范。于漪一辈子上了2000多节公开课,躬身践履,扎根讲台,但她仍然谦虚地说,没有一节课是十全十美的。她主张,语文教师手中要有一支灵动的笔。她写教后记、写教学随笔,抒发个人感悟,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几十年笔耕不辍。聚沙成塔,百川汇海,2018年《于漪全集》的出版成为整个基础教育界的盛事。九十岁高龄之际,于漪和孙女黄音合著的《穿行于基础教育森林——教育实践沉思对话录》和她的独立著作《点亮生命灯火》又相继出版。作者在第六章以“日月光华文章焕”为标题梳理总结于漪的著作,真是恰如其分。于漪的文章为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提供镜鉴,指明方向。

《红烛于漪》这部传记是读得完的,但于漪的教育思想和事迹精神是读不完的。于老师在三尺讲台立德、立功、立言,犹如杏坛大树,枝叶长青。

2021-01-06 满晓晗 ——读《红烛于漪》有感 4 4 新闻周刊 c2234.html 1 3 杏坛大树,枝叶长青 ../../../con/202101/06/c2234.html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