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笼闪烁着亮光,鞭炮声不绝于耳,屋内,一家人围着圆桌,其乐融融,相聊甚欢。
这本是春节应有的样子,可是疫情的余波将回到老家过年的计划毫不留情地冲散,我们被迫在上海过年。
想到一年未见的爷爷奶奶却不能和我们团聚,空荡荡的餐桌上只有他们两个人的身影,我不由感到些许落寞。
大年三十这天,我照旧穿上了新衣,家里照旧进行了大扫除,门口照旧贴上了“福”字,可我却感受不到那熟悉的“年味”。
妈妈正准备包饺子。她抓起一把面粉,往空中一撒,那白花花的面粉便像雪花似的纷纷落下,服服帖帖地盖在桌上。而后揪起旁边分好的面团,压扁、擀平、放好,一连串的动作十分迅速,只见一张张的饺子皮飞出来。妈妈为我示范包了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
我看得眼睛发直,往年只有奶奶会包饺子,我一直不知道妈妈也有这样精湛的技艺。于是我也跃跃欲试,一本正经学着妈妈的样子,可最终却只得到了一个塌方的面团。
妈妈耐心地纠正我的手法,大手握着小手,轻柔地按压与合拢,我感受着她手的温度,看着手中的饺子逐渐成形,心中生出一丝暖意。
在最后要包起来的时候,妈妈在饺子里面放了一枚硬币。我抬起头,不解的眼神询问妈妈,她告诉我:“要是谁吃到了这个饺子,就预示着新的一年好运连连,财源滚滚。”
在我的期待中,新鲜的饺子出炉了。爸妈和我一同坐好,吃着饺子,看着电视中的春晚,欢笑声不断。突然间,我发现嘴里有什么东西硬邦邦的,连忙吐出来一看,原来是妈妈之前放的那枚硬币!我噗的一下笑出了声。
手中小小的硬币,承载着文化习俗的传承与“年”非同寻常的意义——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即使不能回到老家和亲人团聚,但我们相连的亲情与爱是永恒不变的。
指导老师:晁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