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王建兵,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教育管理硕士。中学数学高级教师,现任上海市崇明区东门中学校长。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实践逐渐形成了“让每个孩子都成就最优秀”的教育理念,曾获得崇明区新长征突击手、海岛百优教师、上海市“园丁奖”等荣誉。
把孩子的兴趣“装进”自己的口袋里。
问:根据现在中学生的成长特点,您觉得,父母如何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王建兵: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在中学生的成长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较大,这带给我们两个启示:一方面,中学生的知识面更广了,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了;另一方面,中学生面临的挑战与诱惑也更多了,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更复杂了。因此,家校关怀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双减政策”的初衷——父母肩负起家庭教育的职责,改善亲子关系。
从我与儿子的相处中,我总结了一个保持良好亲子关系的小妙招:了解并走近孩子的兴趣。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兴趣爱好是多样且多变的,家长应该对此持尊重、了解和支持的态度。家长无需过度干预孩子的兴趣,也不要过早给孩子划定发展界限,家长要做的就是主动走近孩子感兴趣的世界,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从而获得孩子的信任。从毛笔字到《本草纲目》,从元素周期表到生物小实验,我儿子在不同的成长阶段萌生出各式各样的兴趣,他似乎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而我的态度始终是尽自己所能陪伴他去探索。初中的时候,儿子迷上了养殖蝴蝶,每天都给毛毛虫喂橘子树叶。白天,他上课时,为了不让他错过“破茧成蝶”的重要瞬间,我把蝶蛹随身放进了自己的口袋里,每天观察,以便及时捕捉蝴蝶成型的画面。
开展德育工作时切入点很重要。
问:东门中学是如何开展德育工作的?
王建兵:一所学校,只有把德育抓好了,教学才会好。东门中学十分重视德育工作,在每个年级设立了不同的德育主题活动,例如,六年级的养成教育着重规范学生的意识行为,从细节处着眼,关注学生的仪容仪表、课桌书包。东门中学以各式各样的活动为抓手,举办了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让德育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学生的心中。为了更好地打造“五育”融合教学模板,东门中学还将德育课堂搬到了室外,通过校企合作,以玉海棠科技园区为依托,让学生在炒苦草、制苦茶中感受崇明当地的文化之根与乡村振兴成果,将劳动教育融入传统文化,真正实现文化润心、劳动修德。
学校特别开设了“班主任15分钟讲评课”。在这个时段里,学生可以谈天说地、畅所欲言。畅谈的内容没有固定主题,可以是班级里发生的趣事,也可以是时事新闻。
此外,学校推行全员导师制,学生与导师双向选择,一位导师可带10名学生。导师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关注他们在校的生活、行为举止和心理状态等。学校要求导师随时记录与学生的互动情况,通过“谈一次心”“做一次家访”等方式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其实,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更需讲究循循善诱和奇思妙法。有班主任曾向我反映,班里有个女生戴耳钉,多次劝阻无效。于是,我请那个女生来到了办公室。通过交谈,我得知,她的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对她缺乏关注与陪伴。打耳洞、戴耳钉是她希望引起关注的一个信号。后来,我用朋友聊天的方式和她探讨了什么是美,这个女生当场将耳钉摘了下来。但是,第二天出早操的时候,我发现,她的耳钉又戴在了耳朵上。我走到她身旁,像见到熟悉的好友一般,若无其事地跟她说:“你中午到我办公室来吃肯德基吧。”当女生再次走进办公室的时候,耳钉已经消失不见了,我立马表扬了她。
先倾听,再指导,家庭教育服务要走进家长的心坎里。
问:您认为,家长需要学校提供哪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王建兵: 学校和家庭是教育共同体,也是命运共同体。加强家校沟通,为家长提供精准、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一直是东门中学努力探索的目标。为了准确了解家长的需求,学校对四个年级1600多名家长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发现,区域内家庭环境、家长素质、文化层次和教育观念等存在较大差异,这造成了家长对家庭教育服务需求的多元化,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内容需求。家长对于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需求由之前较多地关注孩子学习,逐步转向关注学生综合素养、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个性发展等。因此,家庭教育的指导内容也需着力在教育价值观、教育方法、习惯培养和心理辅导等多方面。第二,系统化需求。传统的家庭教育指导多为阶段性的或一次性的,呈现碎片化特点,而如今的家长更渴望接受系统性的育儿指导。第三,个别化需求。近年来,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网瘾、早恋、厌学等问题增多,特殊家庭孩子的人数也在增加,由此引发了家长的个别化需求。此外,亲子相处之道也是家长十分关心的内容,良好的亲子关系已然成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
参与、分享、合育。家校携手,快乐同游。
问:在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过程中,东门中学着重做了哪些工作?
王建兵:“由一则微信朋友圈引发的家访”是东门中学家庭教育指导的经典事例。一天,某位家长在朋友圈发出了困惑:“孩子犹如一台没有发动机的汽车,光靠家长去推,怎么推得动啊?”见状,班主任立马回复道:“我们先给他装一台发动机,然后老师和家长一起推!”第二天,班主任对该生进行了家访。接下来的日子里,班主任、任课老师和家长共同商讨孩子的教育问题,帮助这个三代同堂的家庭形成教育的合力。
家长之间的交流是最能够引起共鸣的家庭教育指导方式。东门中学定期邀请理念新、方法灵的智慧家长到学校开设家庭沙龙,分享育儿心得。在“家庭教育的契机”专题沙龙上,一位家长分享了孩子在暑期跟拍环卫工人的感人镜头与资助贫困学生的事例,在座家长从中了解如何从生活小细节中开展对孩子的感恩教育和劳动教育。
东门中学一贯重视家庭教育工作,秉承参与、分享、合育的家庭教育理念,积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体系,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学校组建了由分管校长、德育条线、中层干部等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核心团队;由班主任、任课教师、心理教师、骨干家长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骨干团队;以及区家庭教育专家、社区社工、五老讲师团等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兼职团队。
针对部分学生出现的个别问题,学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分类指导。例如,学校为留守学生的家长开设了“心灵陪伴超越时空距离”的线上讲座,为沉溺网络游戏的学生的家长开展了专题指导。
我坚信,只有学校和家庭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为学生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照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