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通俗的方式科普中国传统文化

——读余秋雨《中国文化课》有感

张光茫

版次:06 来源:新闻周刊      2023年08月23日

我们都知道,文化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铸就民族魂魄的基石。在著名学者余秋雨看来,传播文化就是他一生的使命。

如果说余秋雨所创作的、成为几代人传统文化启蒙读本的《文化苦旅》是开端,那么他所创作的《中国文化课》就是总结。书中,余秋雨为读者搭建了一条精神家园的回归之路。

什么是文化?余秋雨这样定义:“文化,是一种成为习惯的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它的最终成果,是集体人格。”在余秋雨笔下,老子、孔子、屈原、司马迁、魏晋名士,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顶级设计师群体。唐代,则是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认可的典范。唐以后一千年,陆续出现了一系列维护和拓展中国文化的动人典型,但是,这一千年中的后五百年,中国文化由于受困于专制和保守,开始下行和衰落……

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干分别是儒家、佛家、道家。余秋雨在书中讲述儒家以“君子之道”为核心,提领各方;讲述佛家以《心经》为主导,以“空”和“度”为基准,渐渐集中到禅宗;讲述道家,分“老庄路线”和“道教路线”两部分。“老庄路线”是文化课的重点之一,“道教路线”则强调了“天人合一”的思路。

谁是中国文化获得世界认可的代表?余秋雨认为是老子。世界上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第二就是《老子》。罗列人类古往今来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写作人,老子排名第一。但奇特的是,老子的全部著作只有五千字,而且他的生平又很扑朔迷离,就连司马迁都说不清楚,那就只好让后人自由想象了。而且这好像是老子本人故意为之的,他就是要把自己的身子隐藏起来。

一般的文化课,看过了也就看过了。但是,余秋雨的文化课却要求我们进入长久的记忆、诵读过程。每项记忆,又分“基础记忆”和“扩大记忆”两个层次。对当代人而言,记忆主要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靠快意沟通。因此,余秋雨的文化课除了开列记忆篇目之外,还提供了重要记忆篇目的今译。如对《老子》八十一章的全部今译,还有《心经》今译、《金刚经》简论等。这些内容,值得长久保存。

读完全书,感觉余秋雨的《中国文化课》展示了更为广阔的文学空间、历史空间,多少文化情,多少辛酸事,均如流水淙淙,宛在眼前。余秋雨的这本书,为我们在这个浮躁的年代带来了另一种美。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该数字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