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订制主题文化线路

中山公园码头正式启用

时报记者 刘文婷

版次:04 来源:新闻周刊      2023年05月24日

本版图片由华政提供

五一劳动节之际,苏州河中山公园码头正式投入使用。码头岸边,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的百年“国保级”历史建筑,与水清岸绿的苏州河相映成辉。

上海谋篇“一江一河”,打造“城市项链”。“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自2021年9月全面开放以来,持续优化校园环境、深化内涵建设,为市民游客订制主题文化线路,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服务上海城市建设。

结合黄金周旅游旺季,中山公园码头为市民和游客带来文旅新体验、新玩法,零距离感受上海长宁的魅力。

“一江一河”贯通再添新成果, 苏河华政湾彰显文化魅力

“这里原来有个旗杆”“很多建筑都没有变,但是校园变得更美了”,圣约翰大学校友、清华大学教授、95岁高龄的毕兆年先生在家人陪同下,专程从北京来到开放的华政园,站在修旧如旧的校园建筑群里,追忆读书年华,了解华政的历史建筑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挖掘弘扬、法治文化孕育发展,见证苏州河畔百年校园历史变迁。

“转过苏州河的U形湾,从中山公园码头登陆,我们就会来到拥有27栋‘国保级’历史建筑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赶快跟上寻找亮点!”跟随着华东政法大学档案馆校史文化协会讲解员陈思静同学的脚步,市民游客可以了解到,位于万航渡路1575号的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作为上海城市史中历史最悠久的大学校园,拥有与苏河美景相得益彰的圣约翰大学近代建筑,深深镌刻着百年近代高等教育和七十年新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印记,呈现出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相互交融的“最上海”城市文脉。

这些历史建筑中西合璧、古朴典雅,由交谊楼、格致楼、六三楼、40号楼、东风楼等27栋建筑组成,建筑群格局完整,具有很高的建筑文物保护价值,在2019年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2021年苏河步道华政段和长宁校园全面开放的基础上,华东政法大学持续深化内涵建设,为市民游客打造出浑然一体的城市绿色活动空间,更量身定制了一条可供深入了解“最上海文脉”和法治文化的“中山公园码头——华东政法大学主题文化线路”。

在这条游览路线中,市民游客可漫步校园,参观中西合璧的百年历史建筑,近距离感受“上海第一宿营地”交谊楼的红色文化和法治文化。在“苏河明珠”——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历史文化展中,追忆上海高校第一个党总支成立、上海解放前夕牺牲的最后一名中共地下党员等红色故事。在体育文化博物馆,了解中国奥委会的前世今生,体味中国近现代的体育文化。在东风楼模拟法庭,零距离观摩一场由“审判长““公诉人”“辩护人”“书记员”参与的公开庭审,体会别开生面的普法宣传教育。

据悉,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目前全面开放,经过2年优化提升,长约910米的苏州河华政段已成为市民游客的“网红”打卡地。与中山公园一墙之隔,拆墙透绿,打开了苏河之畔滨河步道的城市美景。坚持校园全面开放的背后,是华东政法大学党委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事业发展与建筑文物保护、“一江一河”建设结合起来,深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不断丰富内涵建设、追求高质量发展,厚植城市精神品格,重塑高雅学府新形态的未来战略眼光。

五大行动编织

“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

5月1日码头启动仪式上,华阳街道同时启动了2023年十五分钟社区美好生活圈五大行动。

苏州河中心城区42公里安全公共空间的贯通开放,将岸线建设和城市更新中涌现的一批历史建筑、美术馆、图书馆、咖啡馆、创意园、商业中心等点缀成苏州河畔的一颗颗“明珠”。如今,中山公园码头——华东政法大学主题文化线路将这些长宁的“明珠”串珠成链,承载着城市历史和记忆驶向更美好的明天。华阳路街道贯穿“一江一河”战略,持续拓展“苏河华政湾”滨河效应向街区、社区延展,以苏河步道和万航渡路的合围街区为重点,结合中山公园打开工程,将15分钟社区美好生活蓝图化为现实。通过红色+法治——文化赋能行动、共享+共治——街区治理行动、慢行+漫游——绿色低碳行动、科普+科创——智慧点亮行动、需求+追求——蓝图绘就行动五大举措,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15分钟生活圈的“满意清单”,全面助力长宁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宜游城区。

红色+法治——文化赋能行动将以此次码头开放为契机,以久事旅游集团与华东政法大学共同打造的主题文化线路为主轴,进一步整合升级苏州河华政段的红色文化、法治文化、体育文化、海派文化,打造“最上海”城市文脉和具有大学特色的城市文化地标。

科普+科创——智慧点亮行动将以上海硅巷建设为契机,建设科普口袋公园,升级社区智能设备,提升社区“智”理水平,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提高居民科学素养,加快建设学区、园区、社区“三区联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叠加”的“科创街区”,点亮15分钟美好生活圈的智慧名片。

需求+追求——蓝图绘就行动注重各方主体广泛参与,充分倾听社区居民的需求和追求,不断完善“行动规划”及“任务清单”,推进年度项目实施清单完成落地,同时对曹家渡地区微更新改造等开展方案设计、意见征询,绘就15分钟美好生活圈新的规划蓝图。

为进一步激发街区多元主体的主人翁精神,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示范街区,有关单位、居民区、居民代表等共同协商、凝聚共识,参与“共享+共治——街区治理行动”,以15分钟美好生活圈为落脚点,在码头附近建立苏河华政湾街区治理委员会工作点,形成《街区治理公约》,研究推进重点项目,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为街区共享共治贡献华阳智慧。

阅读付费版面提示

尊敬的读者:

       感谢各位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关爱,更感谢各位长期以来的支持。

      该数字报电子版半年内的所有报纸版面为免费阅读,其他版面开始收费阅读。更权威的资讯,更便捷的形式,更周到的服务将大幅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

       您可选择在线购买该数字报电子版,或者激活阅读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