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版:新闻

赴贵州支教 为山区孩子前行助力

“纺织姑娘”李瑶和伙伴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李瑶在团学活动现场。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19年以来,东华大学已先后派遣百余名志愿者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为祖国西部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这一次,这一播撒爱意的接力棒交到了该校准研究生李瑶的手中,她和伙伴们即将奔赴贵州省遵义市支教。

到祖国最需要的

地方去

李瑶是个北方姑娘,2018年考入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高技术纺织品系。四年的本科学习为她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也在她身上烙下了“东华纺织”的印记。

李瑶的基础学科成绩优异,曾获得“纺织创新拔尖人才奖学金”“学习优秀奖”等荣誉,还曾作为课题项目组长,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秉持着“纺织+”思维,李瑶更是在多学科领域学习,通过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课程的考试。

2021年9月,李瑶第一时间关注到了东华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招募信息,她立即激动地联系老师了解详情。经过材料递交、综合能力选拔、专项体检等一系列程序,她终于成功入选了该支教团。跳出生活“舒适区”的李瑶希望能到西部支教,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张桂梅老师身患多种顽疾,但她却仍然坚守在教育一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点亮了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我也想以张桂梅老师为榜样,走上三尺讲台,为山区孩子们的前行增添一份力量,在支教中绽放青春风采。” 李瑶的话语朴实而有力,“而且,我还不够强大,我想在山区支教的过程中继续沉淀和磨练自己,留下青春的底色。”

对于纺织,李瑶也有自己的构想:“中华服饰文化源远流长,我想把一针一脚编织出的家国情怀,讲给学生们听。”李瑶希望,未来自己能发挥专业所长,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大姐姐”和“好老师”。“砺志尚实,追求卓越”,这是作为东华人的李瑶对自己的严格要求。

在志愿服务中

实现价值

其实,这一种敢于跨越山海的青春力量早已贯穿于李瑶的大学生活之中。

在校期间,李瑶始终坚持知行合一。她积极开展“战疫云团课”,有逾万人次观看,被多家主流媒体报道;她还代表“东华大学青马工程”学员在《上海支部生活》上发表了题为《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新时代青年而努力》的文章。

参与“青马工程”的经历,在李瑶心底埋下了一颗种子。在作为志愿者服务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首日,她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此外,她还积极投身各项志愿服务,凭借出色的表现获“每日之星”“最美小白鹭”“优秀志愿者”等称号。

2020年末,河北省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李瑶主动为家乡战“疫”贡献力量。从凌晨5点,一直干到半夜12点;在东华大学全员核酸检测工作中,她辅助医护人员和后勤保障人员与志愿者进行信息对接……“每完成一件小小的工作,我的内心都会有很强的满足感,我感受到了自己的价值。”青春由磨砺而出彩,这种被需要的青春,让李瑶感到无比宝贵。

基层是

最好的课堂

李瑶前行的力量,来自父母的信任与鼓励,也来自国家的政策扶持与学校给予的机会支持。

2021年11月,东华大学和东华附校为即将远赴遵义支教的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提供了浸润式实习培训机会。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李瑶和伙伴们参与了行政管理、教研活动、研讨交流等实践内容。从最初慌慌张张地备课到后来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完成一节汇报课,李瑶深刻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满足感和为人师表的责任感。

这些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李瑶在困难与磨砺中长才干、壮筋骨,她把基层作为最好的课堂,把实践作为最好的教师,希望能以更好的姿态迎接未来的任务和挑战。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征程,前往西部支教是李瑶的人生选择。对于她和研究生支教团的各位成员来说,未来这一年的支教生活绝不仅是一段经历,而是奉献,是成长。

“尽己所能,不计报酬,扎根西部,服务基层。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这是李瑶的青春宣言,也是所有怀揣梦想奔赴西部、助力祖国建设的青年的心声。

2022-06-22 时报记者 刘文婷 通讯员 张雨菲 朱一超 “纺织姑娘”李瑶和伙伴们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使命与担当 4 4 新闻周刊 content_7960.html 1 3 赴贵州支教 为山区孩子前行助力 ../con/202206/22/content_7960.html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