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头版

共庆元宵,沪上中小学生欢乐多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2月26日,沪上中小学生迎来元宵佳节,大家一起做花灯、制灯谜、包元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共享欢乐、祥和、健康、文明的节日氛围。

“有面没有口,有脚没有手;虽有四只脚,不走也不跑——打一动物”“金黄坛子装饺子,红红饺子有珠子——打一水果”……在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校园内张灯结彩,教室黑板上挂满了妙趣横生的灯谜,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兴致勃勃地猜测着答案,一起庆祝元宵节。除了猜灯谜之外,学生们还学习了元宵节的风俗习惯,观看和元宵节有关的戏剧表演,多方位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制作彩色“牛灯”,也是深受小朋友们喜爱的手工活动。搭好框架、涂上颜料、扭开电蜡烛、挑上细木棍……没多久,五颜六色的“牛灯”就在教室里一盏接着一盏地亮起来了,孩子们喜笑颜开,纷纷许下心愿,展望未来。整个教室内其乐融融,欢快的气氛达到了高潮。“今天和大家一起过元宵节,我特别高兴,我最喜欢做彩灯了,做好了还可以提回家,向爸爸妈妈展示我的劳动成果。”四(3)班的袁梓茜兴高采烈地说。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师生的精神文化生活,上海市包头中学开展了“诗词煮酒斗灯谜,古韵贤雅润包中”系列活动,欢度元宵佳节。各中队早早布置好了教室环境,校园各处张灯结彩,学生们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喜悦的笑容。走廊里,精巧的自制手工灯笼,给教学大楼披上了节日的盛装;教室门上,自拟的书法楹联增添了节日的喜庆;玻璃窗上,精美的融合艺术剪纸使教室焕然一新,整个包中校园被浓浓的节日气氛所笼罩。

作为上海市楹联教育示范校和上海楹联学会基地学校,长期以来,包头中学在师生中广泛开展楹联教学工作。陈孝玲老师领衔的语文教研组开设了楹联拓展型课程,立足于民族文化开发,将楹联教育融入课程;“国学楹联馆”中,学生创作的楹联气势如虹,挥毫的书法遒劲有力,皆为佳作。闹元宵活动中,学生们用优美的音色吟诵《诗经》古调,展示富有古典气质的汉服,还开展了热闹非凡的传统民俗游戏猜灯谜、对对子,进行了普及传统文化的演说,表演了强身健体的传统健身术五禽戏……这些有趣而益智的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加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

金山区海棠小学在元宵佳节当天,组织“小海星”们开展了“了不起的中国年”庆元宵民俗活动,引导学生了解多姿多彩的传统民俗节日。通过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动,海棠小学充分营造了欢乐祥和、健康向上的节日氛围,也让每一位“小海星”深刻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021-03-03 时报记者 柳琴 李婷 臧莺 4 4 新闻周刊 c2501.html 1 3 共庆元宵,沪上中小学生欢乐多 ../../../con/202103/03/c2501.html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