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

校企深度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提升综合素养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助学子追寻青春梦想

近日,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简称“上信校”)举办了线上直播招生咨询会活动,利用自身信息技术专业优势,集合数字媒体及应用、软件、大数据等专业师生力量,自行搭建流媒体平台,把“校园开放日”搬到线上直播间。由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的优秀毕业生承担直播摄影录制、导播、特效制作工作;由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搭建直播的网站,并为移动端观看保驾护航。上信校的信息技术系提供了招生咨询直播活动的全部技术支持。

创建于1959年7月的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已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覆盖现代资讯、现代维护、现代检测和现代化工四大领域的专业群。六十年来共培养了近六万名毕业生,其中涌现了不少各行各界的精英人才。

■以就业为导向,多种培养模式,深度产教融合

近年来,上信校立足区域发展和行业需求,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运用“中本”“中高职”贯通、企业定向班、中外合作现代学徒制班、国际合作班等多种培养模式,培育出大批能迅速匹配企业和市场需求的“未来工匠”。

学校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开设了“化学工程与工艺”中本贯通专业、“应用化工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应用化工专业主任郁平介绍说,贯通班级的学生动手能力更强,专业知识更丰富,许多大型中外企业如:巴斯夫、英威达、中石化、华谊集团等都非常欢迎贯通班学生去实习。今年6月毕业的中高贯通班学生中,已有9人通过实习,成为了巴斯夫的企业管培生,最终将成为巴斯夫实验室的实验员助手,在正式工作第一年就能达到与本科生同样的技能水平,且更契合企业的用人标准。上信校还与上海行健职业学院合作开设“软件技术”中高职贯通专业。

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和联想集团合作,以“联想3C服务工程师”岗位为目标,采用联想案例库中真实案例进行项目式驱动教学,使学生在“软技能”上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毕业于该专业的学生有机会进入联想集团及联想合作企业中工作。网络信息安全专业与蓝盾、红亚等信息安全科技企业保持着深度合作,在历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网络空间安全赛项中屡获团体一等奖。数字媒体技术应用专业与上海文广集团、华为3COM、南京汉恩、中视典、上海中软、上海索远等12家公司合作,为学生提供稳定的顶岗实习机会。珠宝专业则与东华美钻合作,以类似“管培生”的培养模式,联合培养专柜店长。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与世界500强企业DHL物流企业合作共建实训中心,成立冠名定向培养班,由企业一线专家共同教授专业课,毕业定向至DHL(德国邮政)实习就业。

自2013年起,上信校与奥地利职业教育联盟合作开展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生入读时便一只脚踏入名企,同时具有学校学生和企业学徒双重身份。30%课程在校内学习,70%课程在企业学徒中心带薪学习,企业按月发放学徒津贴,四年累计约 6 万元。2017年首届19名学生全部通过终期考核,取得了奥地利WIFI考试委员会“金属加工技术”职业资格证书。2018年第二届19名学生也全部通过考核,顺利和公司签约。

此外,上信校还与德国、澳大利亚、英国等7 个国家的院校及企业签署了专业合作协议,为学生走向世界名企提供选择机会。

■双创教育:让无梦者有梦,让有梦者追梦,让追梦者圆梦

上信校非常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作为上海中职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的18家会员单位之一,上信校的学生创业基地培育出不少双创人才,如徐磊、柴吉琦、朱惟其、朱逸骁、薛震洋、谯陟航等等。

2019年,在教育部主办的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代表上海赛区职教赛道参赛的上信校《互动式创新研习社——KITSUNE/狐火模创》项目,在与上百个高职参赛队伍的同场竞技中,勇夺全国总决赛银奖,成为唯一获得国赛银奖的中职项目,也是中职队伍参加大赛的最高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团队创新负责人钟恒瑞在比赛现场,从流量获取模式、粉丝需求转化、产品研发、粉丝运营、行业互动、行业风向、市场分析、盈利突破、融资计划、未来定位与展望等方面阐述了狐火模创团队的成长和创新,将中职学生的梦想力量带到了全国的舞台。

该项目负责人谯陟航于2016年创立上海狐火玩具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模型玩具定制、教学视频制作、模型比赛举办等业务。如今,这家公司在学校创新创业教育中,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谯陟航把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与制度,运用到学校久灵创新社的社团教学中,指导社团成员开展“模拟公司”运营活动——社团工艺创意中心负责“公司”产品开发及生产,社团媒体制作部负责“公司”市场营销工作,社团电商创业部负责“公司”产品线上销售,让更多学生在创业体验中获得实战经验及成就感。

谯陟航坦言上信校的创客中心对项目获奖功不可没,学校引进了3D打印机器供创客们使用,支持他们在创意模型设计之路上找到了新的探索方向,使设计的模型更具创意。越来越多的创客们 “玩”出灵感创意,筑起自己的梦想;“玩”出创新价值,追逐并实现自己的梦想,最终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真正“让无梦者有梦,让有梦者追梦,让追梦者圆梦”。

■提供丰富舞台,放飞青春梦想,收获成长喜悦

■助力中国“智”造,培养紧缺人才

上信校为无数学子提供了追梦逐梦、成功成才的梦想舞台。世界技能大赛、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赛事为学生提供展示专业技能的舞台。全国文明风采大赛、博学节、艺术节、体育节等一系列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特长的机会。还有众多社团供师生选择参加。

2011届毕业生陈其然在学校管乐团找到了对于管乐的热爱,一路追梦,参加过英皇聚光灯音乐会、伦敦圣玛丽教堂独奏音乐会、泰晤士河畔教堂独奏音乐会的演出,还曾在上海音乐厅、重庆大剧院、青岛音乐厅、星海音乐厅等处演出,时至今日,他依然在寻找、追寻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2015届毕业生董笑凡通过两次参加上海市“星光计划”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磨练意志,增长才干,被学校推荐到上海大学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实习。实习期间他用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技术能力让实习单位刮目相看,毕业后就正式成为了上海大学数控技术中心指导教师。如今,董笑凡特别感谢母校对他自信的培养。

2019届毕业生朱江峰参与了数届上信校“十佳歌手”活动,从最初负责维护秩序的志愿者逐渐成长为负责策划、执行和统筹的团队领袖,目前他就职于媒体行业。参与过无数大型活动、品牌发布、直播转播的他发现在校积累的经验对工作有着巨大帮助,上信校的平台能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收获成功。他身边的小伙伴们也都从上信校的各类成长平台中获益,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踏上了追寻青春梦想的征程。

智能制造属于传统制造与信息技术的交叉领域,通过智能化技术的系统布局、应用推广,在降低运营成本的基础上,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疫情下,智能制造的优势进一步显现。已完成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企业,在少量专业人员的操作下,即可实现自动化生产,不仅保障企业的生产进度,而且有效避免企业复工后员工聚集作业的风险。

近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市场监管总局、国家统计局发布的16个新职业信息中就有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据数据分析预测,2020年智能制造领域人才需求750万人,人才缺口300万人;到2025年,人才需求900万人,人才缺口450万人。

为培养智能制造领域人才,上信校智能制造系开设4个4年制专业,是上海首个开设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和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专业的中职学校,并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机器人技术应用赛项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学校与ABB、发那科、安川首钢等工业机器人生产、系统集成公司合作,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能学到世界主流品牌机器人的安装、维护及典型应用实例,毕业后可拥有ABB等顶尖机器人企业统一认证的机器人维护技能证书,成为炙手可热的设备调试、维护、管理工程师。

上海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医疗设备、家庭护理等都将纳入到服务机器人范畴,服务机器人装调与维护专业致力于培养从事服务机器人设备安装、编程、调试、维护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可获得机器人中级工程师(工信部)等职业资格证书,如果有升学意愿,学生可进入高职或本科院校的无人机应用技术、智能产品开发、机器人工程等专业继续学习。

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培养能从事产品造型设计、数控编程、加工以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的操作维护等工作的应用型技能人才。毕业生可获得Solidworks计算机绘图 (中级) 和数控操作工(中级)技能证书。

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采用理论与实训一体化课程模式,与上汽通用、西门子、仲量联行等公司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开设电气运行与控制与楼宇智能化设备管理两个专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自动化控制、电气设备安装、调试、运行、维护及供用电系统运行维护、楼宇智能化设备管理等工作。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电话:021-32050517/62505274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真南路1008号

地铁11号线祁连山路站1号 出口

2020-05-20 校企深度融合 培养紧缺人才 提升综合素养 4 4 新闻周刊 c1617.html 1 3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助学子追寻青春梦想 ../../../con/202005/20/c1617.html /enpproperty-->